初级经济师考试包括《经济基础知识》和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两科,其中《经济基础知识》为公共科目,而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涵盖保险、运输经济、工商管理等10个专业类别。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报考初级经济师相当重要。

一、初级经济师报考科目有哪些

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主要包括《经济基础知识》和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两个科目。《经济基础知识》为所有考生必考的公共科目,而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则根据考生所选专业类别进行考察。2020年,人社部对专业类别进行了调整,现有保险、运输经济、工商管理、农业经济、金融、财政税收、旅游经济、建筑与房地产经济、人力资源管理、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供考生选择。

二、考初级经济师有什么用

为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做准备:对于初中学历毕业的考生,若不满足直接报考中级经济师的条件,参加初级经济师考试则成为必要选择。

免考初级银行资格考试:通过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,可申请免考银行资格考试的《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》科目。

聘用初级经济师职称:经济专业资格证书由人事部统一发放,被企事业单位、高校、银行等广泛认可,取得初级经济师证书可评定初级经济师职称。

增加就业竞争力:对在校大学生而言,初级经济师证书可增加知识学习,拓宽就业面,为简历加分。

在职人士职称晋升:初级经济师证书是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的证明,有助于在职人士在晋升和转岗等方面获得资格,并指导下属职业发展。在国有企业和事业政府单位,还可根据职称级别晋升相应的工资级别。

三、初级经济师一年考几次

初级经济师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,一年仅考一次。考生需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(含高中、中专、职高、技校)以上学历方可报名。考试科目包括《经济基础知识》和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,两科题型均为客观题。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事(职改)部门颁发的《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》,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。